男女主角分别是袁术袁耀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快穿三国后,我对孙策斩草除根袁术袁耀》,由网络作家“公子小易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“还有杨弘,也说汉室衰微,帝气旺于寿春,劝爹进位九五。耀儿,你觉得爹称帝怎么样?这么多大臣劝为父称帝,肯定是有道理的。”袁耀知道在称帝这件事上老爹很急,没想到老爹有这么急。不过仔细一想,按照原本的时间线,老爹应该是在明年春天称帝。这样看来,现在就开始准备称帝,也在情理之中。老爹袁术,太想进步了!在称帝这件作死的事情上,自然也少不了黄猗、杨弘这些败类的功劳。自己的想办法收拾一下老爹身边的奸佞,延缓一下老爹作死的进程。袁耀对袁术道:“父亲,称帝之事事关重大。不能仅凭几个臣子之言,就贸然决定。咱们父子当细细谋划。”“我袁家治下的州郡、兵马、百姓人心向背、有无天子禅位诏书...是否有祥瑞出现、天下人是否心服...都应该在父亲的考虑范围之内。...
《快穿三国后,我对孙策斩草除根袁术袁耀》精彩片段
“还有杨弘,也说汉室衰微,帝气旺于寿春,劝爹进位九五。
耀儿,你觉得爹称帝怎么样?
这么多大臣劝为父称帝,肯定是有道理的。”
袁耀知道在称帝这件事上老爹很急,没想到老爹有这么急。
不过仔细一想,按照原本的时间线,老爹应该是在明年春天称帝。
这样看来,现在就开始准备称帝,也在情理之中。
老爹袁术,太想进步了!
在称帝这件作死的事情上,自然也少不了黄猗、杨弘这些败类的功劳。
自己的想办法收拾一下老爹身边的奸佞,延缓一下老爹作死的进程。
袁耀对袁术道:
“父亲,称帝之事事关重大。
不能仅凭几个臣子之言,就贸然决定。
咱们父子当细细谋划。”
“我袁家治下的州郡、兵马、百姓人心向背、有无天子禅位诏书...
是否有祥瑞出现、天下人是否心服...
都应该在父亲的考虑范围之内。
爹要想进位九五,当徐徐图之。
把这些事情都做好,不留遗漏。”
如果袁耀上来就直言劝谏,公然反对袁术称帝,很可能会激起袁术的逆反之心。
可现在袁耀站在袁术的角度想问题,帮袁术分析利弊,显然更能让老爹接受。
袁术点点头,说道:
“耀儿所言不差,咱们袁家既是天命所归,也不急在这一时。
这天下,早晚都是咱们袁家的。”
“对了,黄猗谋略过人,乃是淮南难得的青年才俊,深得吾心。
我已经决定,将妙儿许配给他,下个月就完婚。
你帮为父张罗张罗妙儿的嫁妆,这也算是咱们袁家的大事。”
袁耀还没说袁妙的事,袁术倒先提出来了。
袁耀便顺势说道:
“父亲,妙儿跟我说过,她不喜欢黄猗,这婚事能否就此作罢?
儿子觉得,把妙儿嫁给她心爱之人,她才能获得幸福。”
对于袁耀的建议,袁术根本不考虑,张口便道:
“婚姻大事,讲究的是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。
岂能由一个小丫头作主?”
“这黄猗是难得的人才,为父把妙儿嫁给他,也是想留一个肱股之臣给你。
黄猗的家族,也能成为你的助力。
耀儿,你得理解爹的一片苦心啊!
此事不必再提,去为妙儿准备嫁妆吧!”
袁耀心中暗暗点头,不愧是你啊,骷髅王!
本公子这边刚刚有点起色,你又要出昏招,还不听劝。
本公子要是把黄猗这种奸佞小人当肱骨,那才叫前途无亮了。
袁术的女儿太多了,他对女儿的关爱,远不如对袁耀这般溺爱。
其实就算把袁妙嫁给黄猗,对袁耀影响也不大。
可身为袁妙的兄长,他就是不能坐视妹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废物。
既然袁术这说不通,那袁耀就要想别的办法了。
他对袁术躬身拜道:
“儿子这就去准备,一定让黄猗终身难忘。”
袁术这才露出了笑容,对袁耀道:
“这就对了!
耀儿,爹打下的江山,早晚都是你的。
你要跟爹麾下的贤才多多亲近才是。”
“父亲放心,儿马上就去跟黄猗好好亲近亲近。”
听袁耀这样回答,袁术心中突然觉得有点奇怪。
儿子一向很疼爱袁婉、袁妙两个妹妹。
他来向袁妙求情,自己不答应,不是应该多劝自己几句吗?
今天怎么这么听话?
袁术想不通,只能认为是儿子长大了,懂事了。
其实袁耀心里想得很简单。
既然老爹袁术说不通,那就去找黄猗说呗。
周瑜的感觉很敏锐。
他总觉得兄长孙策有话跟自己说,却又不好意思直说。
于是他直接对孙策问道:
“伯符兄,这借兵之事...我是否能助你?
有什么话,兄长便直言吧。”
“唉,为兄果然什么事都瞒不过公瑾。”
孙策面泛愁容,对周瑜道:
“那袁耀不知从哪打探到了公瑾的消息,知道公瑾是我的手足兄弟。
所以他要求我把公瑾带到寿春为质,才肯借兵给我。
可是以我们兄弟的感情,为兄又岂能行此不义之事?
袁耀这奸贼,当真让为兄进退两难啊!”
周瑜闻言朗声笑道:
“这有何难?
袁耀既然想让我去寿春,我去便是了。”
“公瑾,你...
你不能为了为兄,把自己置于险地啊!”
周瑜丝毫没将此事放在心上,侃侃而谈道:
“兄长不必担心。
寿春又不是龙潭虎穴,我如何去不得?
吾叔父周尚,乃丹阳太守,算起来也是袁术麾下重臣。
于情于理,袁术父子都会对我以礼相待。”
“现在江东纷乱,刘繇虽为扬州刺史,却是庸碌之人。
这正是兄长在江东建功立业的良机,兄长切勿迟误!
待兄长夺下江东之后,瑜自有办法脱身。”
周瑜答应去寿春为质,倒是解了孙策的心病。
他当即对周瑜拜道:
“此事能成,皆赖公瑾之功!
为兄拜谢贤弟了!”
孙策急着出兵江东,当即便与周瑜前往寿春。
而袁耀也在这几日准备妥当,于寿春城举办淮南第一武道大会。
这场盛会经过多日的宣传,已将淮南武者的期待拉满。
甚至很多达官显贵、市井百姓都等着看这场热闹。
袁耀将比武高台建在寿春城中心的闹市区,十分广阔大气。
高台周围的区域,足以容纳上万百姓。
至于来观看比武的达官显贵、世家子弟,当然不能跟百姓们挤在一起。
袁耀将比武台周围的数座酒楼全部包了下来,把这些酒楼的露台打造成观看比武的尊享席位。
只要出得起钱,就不必跟百姓挤在一起。
可以坐在视野超级棒的露台上,边饮酒边观看比武大会,岂不美哉?
当然了,这样的享受,价格也是不菲。
袁耀直接来了个竞价拍卖,价高者得。
即便如此,上百个露台席位还是被达官显贵、世家公子们竞拍一空。
仅拍卖专属席位这一项,袁耀就收了一千余万钱。
花三千万钱办武道大会,大会还没开始,袁耀就回本一半了。
当然了,正对着看台最好的位置,还是属于袁耀的,并不对外出售。
此刻,袁耀就坐在泰福楼的二层露台上,在他面前的长桌上摆满了珍馐美味。
主薄阎象、两个妹妹袁婉、袁妙坐在袁耀两侧,管家袁忠在旁侍立。
袁耀举杯对阎象笑道:
“仲宇先生,武道大会筹划得不错。
我看前来参赛的武者人数不少,一个个斗志昂扬。
这都是仲宇先生与子山的功劳啊!”
阎象亦举杯道:
“为公子招揽人才,也是为了主公大业,此乃吾之本分。
比斗要开始了,今日公子一定能招揽到满意的人才。”
两人说话之际,步骘步子山走上高台,朗声道:
“诸位想必都知道了,这次武道大会,由袁耀公子举办。
目的就是为了选拔优秀的武者出仕,为我淮南甄选大将之才!”
“最后胜出的武者,不但有机会担任将军,还会收到公子的特别赏赐!”
“大家都是武人,对赛制也很清楚,废话我就不多说了。
我宣布,第一轮比斗正式开始!”
武道大会的赛制,是由袁耀制定的,赛制倒也简单粗暴。
由于前来参加比武的武者数量太多,足有四百余人,第一轮战斗便为群战。
每二十人为一组上台,进行混战。
为了减少伤亡,第一轮比斗不允许用兵刃,只能徒手。
认输、失去战斗力或者被打出高台,皆为负。
每组最终只取三人晋级。
这样选拔固然有运气成分,可真正的强者,还是能够脱颖而出。
第一组二十名武者很快便上台,在高台上展开混战。
这些武者们都是在为自己的前程而拼搏,在比斗中全部拼尽全力。
他们的战斗,很快便进行到白热化的程度。
不断有武者被击出高台,或是被打得倒在地上,暂时失去战力。
观战的百姓们,何时见过这等拳拳到肉的战斗?
他们的热情也被点燃了,大声在旁呐喊助威。
就连看台上的世家公子们,也觉得他们这回的票钱物有所值。
袁耀仔细观察着高台上比斗的武者,想看看这里面有没有自己需要的人才。
坐在对面楼看台上的黄猗则举起酒杯,露出谄媚的笑容,向袁耀示意。
袁耀见黄猗如此,也对他点了点头。
袁耀的小妹袁妙不悦道:
“大哥,这个黄猗最讨厌了。
每次我出门,他都会凑过来。
听说父亲还有意召他为婿,把我嫁给他。
真不知道父亲是怎么想的!”
袁耀突然想起,在历史上黄猗就是袁术的女婿。
难道嫁给他的就是小妹袁妙?
这黄猗生了一副好皮囊,惯会溜须拍马,阿谀奉承。
袁耀打心底瞧不起这种人。
可便宜老爹袁术偏偏以貌取人,又喜欢听人拍马屁。
老爹与黄猗可谓是一拍即合,对黄猗十分宠信。
竟然生起召此人为女婿的心思。
“小妹,你不想嫁给黄猗?”
“不想嫁!”
袁妙毫不犹豫道:
“我看见黄猗就恶心!
嫁给他,还不如死了算了!
婉婉,要不然你替我嫁给黄猗吧?”
袁婉性格温柔,也不忍拒绝妹妹,对袁妙道:
“若是妙妙不愿,我愿意代你受苦。”
“婉婉这是什么话?”
袁耀不悦道:
“在淮南我们是主,他黄猗是臣。
岂有以臣欺主之理?”
“只要你们不愿意嫁给黄猗,任何人都不能逼迫你们。
哪怕是老爹也不行!
这件事,我去跟老爹说!”
袁妙闻言顿时笑得眯起了眼睛,举杯对袁耀道:
“老哥,我就知道你对我们最好了!
来,这杯酒我敬你!”
“女孩子,不可以喝酒。”
袁耀伸手夺过袁妙的酒杯,给她倒上一杯蜜水,而后继续观战。
高台上的比斗已经进行了两组,依旧没有太强大的武者出现。
“我儿要练兵,在城外扎下一座营寨不就好了?
怎么会没有场地?”
“娘,儿子想练出一支独步天下的精锐之师。
这样的部队,对于伙食、待遇、装备、训练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。
儿想找一座山庄,让练兵的将军们与士卒同吃同住,把这支新军练出来。
可寿春附近的庄园实在太贵了,儿子囊中羞涩...”
冯夫人闻言顿时笑道:
“我儿拐弯抹角,原来是跟娘要庄园啊。
这种小事,耀儿直说便是。
我袁家在汝南有庄园一百余座,寿春城附近有十七座,主要是为了让管事们管理青壮农户。”
“既然耀儿有需求,娘就把寿春城郊的庄园给你两座。
连带着庄园中的青壮,也都给耀儿了。”
亲娘果然够大方,毫不犹豫就给自己庄园,一给还是两座。
袁耀忍不住问道:
“娘,你给我两座庄园,父亲能同意吗?”
冯夫人笑着说道:
“这点小事,娘就能作主。
等见到你父亲,娘会跟他说的。
庄园你放心用着就好了。”
汉末的世家豪族,都有兼并土地、隐匿人口的习惯。
袁氏作为世家之首,所隐匿的人口数量更是惊人。
每座庄园,几乎都有两三千青壮。
上百座庄园,就是二三十万人。
也正因如此,袁绍、袁术兄弟两人拉起数十万大军毫无压力,冠绝天下诸侯。
毫不费力的从母亲这得到了两座庄园和四五千青壮,固然让袁耀欣喜。
可世家豪族的强大也让袁耀惊讶。
除了他袁氏之外,其他士族豪门也一样会隐匿人口、土地。
他们没有上百座庄园,十来座庄园总有吧?
没有二三十万人口,隐匿个两三万人总能吧?
若是各地豪族加在一起,这该是多么庞大的一股力量?
难怪上一世魏、晋到最后都会被士族架空。
面对士族这种恐怖的庞然大物,即便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也扛不住。
袁耀的目标是一统天下,成就不世霸业,开创前所未有的盛世。
可若是不能控制住士族豪门这头猛兽,一切都是空谈。
就算统一了天下,也是在给别人做嫁衣。
不过袁耀对世家也只是惊讶与警惕,并不畏惧。
作为拥有远超时代眼光的智者,袁耀对付世家的手段简直不要太多。
袁耀心中暗道:
‘没关系,慢慢来。
本公子不是曹氏,也不是司马氏。
只要给本公子机会,世家不可能斗得过我。’
袁耀达成目的,就要向母亲告辞的时候,突然听到身后传来妹妹袁妙的声音。
“娘,有人欺负我!”
袁耀转过身,看着气鼓鼓的袁妙道:
“谁敢欺负我妹妹,我去收拾他!”
“就是父亲,还有那个黄猗!”
袁妙委屈道:
“今天爹把我叫了去,竟然当着黄猗的面说要把女儿赐婚给他!”
冯夫人抓起袁妙的手,说道:
“男大当婚,女大当嫁。
你爹给你物色夫君,那也是为你好。”
“黄猗这孩子娘见过,人长得俊又聪明。
从家世来看,黄家也是寿春一等一的豪门。
娘觉得,黄猗配得上你。”
听娘也这么说,袁妙简直要发狂了。
她捂着小脑袋,痛苦的摇头道:
“不嫁!
我就是不嫁!
女儿就是一辈子不嫁人,也不要嫁那个黄猗!”
袁耀看着眼前的老娘和妹妹暗自摇头。
自家老娘虽然温婉贤淑,有大家闺秀的风采,可这眼光着实不怎么样。
黄猗算个什么东西?
不过是一个阿谀谄媚之徒,奸佞祸国之辈。
连小袁妙都能看出他不是好人,母亲和便宜老爹怎么就看不出来呢?
自己早就答应过妹妹,绝不会让人逼迫她。
袁耀当即对袁妙道:
“妙妙,你别急。
这事哥给你作主。
哥现在就去找父亲,让父亲否了这门婚事。”
听袁耀这样说,袁妙眼中满是小星星。
“哥,还是你对我最好!
可父亲要是不同意怎么办?”
“有你哥出手,老爹不同意也得同意!”
面对袁术,袁耀依旧强势霸气,他对袁妙道:
“这样,你先到哥的府宅住两天。
你院子里的丫鬟,步骘先生已经安排好了。
等你哥搞定了老爹和黄猗,你再回来府来住。”
“嗯嗯,我都听哥的!”
有袁耀为自己撑腰,袁妙开心得像一只小麻雀,蹦蹦跳跳走出了正堂。
冯夫人轻叹一声,对袁耀道:
“耀儿,你这样做是不是不太好?
那黄家乃是寿春大族,我们袁家也需要这些士族的支持。
而且妙妙确实到了该出嫁的年纪。”
袁耀笑道:
“娘,我们袁家是淮南之主,是天下最大的世家豪门。
以我袁家之势,何须拉拢其他豪门?
那些士族豪门听话便罢,不听话,儿子有一百种办法收拾他们。”
“妙妙是我袁耀的妹妹,就算想嫁人,也要嫁一个她心爱之人,而不是去与人联姻。”
袁耀说罢,与母亲冯夫人告辞离开。
在袁耀离去后,冯夫人若有所思。
自己的宝贝儿子,好像与原来不一样了,变得更加睿智果决。
也许这样的性格,才能在乱世之中更好的生存下去。
冯夫人默默自语道:
“耀儿,你好像长大了。
不管你要做什么,娘都支持你。”
离开母亲冯夫人后,袁耀径直来到老爹袁术的书房。
此时袁术正坐在书房中,抱着玉玺目不转睛的盯着看,都快魔怔了。
见到袁耀,袁术抬头笑道:
“耀儿,你来了。
你看看爹拿着这玉玺,有没有天子之气?”
袁耀心道老爹抱着个玉玺就想称帝,怎么死的都不知道。
他有心劝谏老爹两句,可仔细一想,如果自己一味的泼老爹冷水,只会让袁术厌烦。
虽不至于像撵阎象一样把自己叉出去,也会影响自己后续的计划。
于是袁耀对老爹袁术笑道:
“父亲气质高贵至极。
放眼天下,又有何人能与父亲相比呢?”
“哈哈哈...我儿所言甚是!”
听袁耀夸赞自己,袁术开怀大笑,对袁耀道:
“昨日黄猗就夸为父有天子气,劝为父进位称帝。”
还有就是如汉高祖刘邦—般,—统天下,再造—个强盛的王朝。
这两条路不论走哪—条,只要成功,就可以青史留名,获得无上的荣耀。
而以鲁肃的判断,袁耀大概率是想走第二条路。
自己打下的江山,谁能心甘情愿拱手让人?
不过袁耀没将此话明说,证明他志向远大却又不骄狂,有明主之相。
自己如果跟随袁耀,将来或许真能成就—番事业。
鲁肃继续对袁耀问道:
“公子志向远大,人所不及。
不知公子打算如何成就此番大业?”
“哈哈,这件事我倒想好好跟子敬聊—聊。
阎象先生夸子敬高瞻远瞩,长于大势。
吾想请子敬为我谋划—番。”
鲁肃没有说话,默默端起了茶杯。
步骘、蒋干都是心思细腻之人,立刻就明白了。
鲁肃还未归附于公子,有些话当着众人不好讲。
他端起茶杯,是有话单独想跟公子说,让自己二人行个方便。
二人对视—眼,便对袁耀道:
“主公今天要去探视白毦军,我等先去庄园准备—番,好迎接公子。”
袁耀微微颔首,笑道:
“二位先生且去,我与子敬随后便至。”
两人走出门之后,蒋干对步骘道:
“子山,这鲁肃是不是有点太小心了啊?
你我都是主公的死忠之臣,他有什么话,不能让我们听?”
步骘说道:
“事以密成,鲁肃想说的事情,应该十分重要。
将心比心,子翼兄要是有机密之事,妙计良策…
不也要单独禀报主公吗?
咱们只要—心效忠主公就好,其余不必多问。”
“子山所言极是,我蒋干早就将身家性命许给主公了。
主公乃圣明之主,定能知晓我们对他的忠诚。
看鲁肃的样子,应该是愿意效忠主公。
这样的贤才归顺我主,是我主之福,也是你我之福啊。”
袁耀在堂中端着茶杯,对鲁肃笑道:
“子敬先生,现在这堂中只有你我二人,你可以畅所欲言了。
我记得之前我父想请先生为官,被先生拒绝了。
今天先生能来见我,还真是让我惊喜。”
鲁肃轻声道:
“当年袁公征辟我为东城长,我没有出仕,因为我觉得在袁公身上看不到希望。
说句冒昧之言,肃觉得袁公将淮南治理得—塌糊涂。
就连阎象先生,对袁公的治政理念也不是很认可。
不过仲宇先生是袁公的臣子,就算不认可,也只能尽力辅佐袁公。”
“他最近邀肃来寿春,为公子招揽于我。
称公子乃是当世奇才,世之明主。
我—开始还不太相信,来到寿春后的所见所闻,才让我知晓仲宇先生所言不虚。”
“公子招豪杰、开商会、惩恶徒,仿佛在积蓄—种势,潜移默化的改变淮南。
长此以往,或许当真会让淮南的状况得到改变。”
袁耀尴尬—笑,说道:
“我父亲对淮南的治理...确实是差了些。
淮南的军事与政事,本公子会帮助父亲处理好,先生不必担心。”
袁耀说袁术治理淮南治理得差,已经是给袁术留面子了。
就凭袁术的行为,说是为祸—方都不为过。
袁术要是再穷兵黩武几年,淮南就要亡了,也难怪鲁肃看不上他。
“肃相信公子,可以治理好淮南。
不过公子想实现心中志向,光有淮南之地还不够。
当取江东,而后与天下诸侯争锋。”
“子敬所言极是。
不瞒子敬,吾已有取江东之计。
待取了江东之后,又当如何?”
“小姐要这样认为...倒也对。”
“他犯了什么错?
老哥为什么要囚禁他?”
在袁妙心目中,囚犯一般都长得凶神恶煞。
像周瑜这般相貌英俊、气质出尘的美男子,怎么会是坏人呢?
“呃...”
裴元绍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对袁妙解释,周瑜轻声开口道:
“袁姑娘,这世上之事,并不是非黑即白。
瑜并非恶徒,却有不得不在此地的理由。
你兄长袁耀也知道我不是恶人,可他也有不得不囚禁我的理由。”
周瑜几句话,把袁妙绕懵了。
听周瑜的意思,他是好人,老哥袁耀也是好人。
可老哥却必须关着他,这是何道理?
想不通就不想,男人们的事情,她一个小女子也不便掺和。
虽然周瑜是老哥的人质,袁妙还是对周瑜感兴趣。
“周公瑾...对吧?
你在吃饭,就吃这稀粥和炉饼吗?”
周瑜咬了一口炉饼,依旧觉得难以下咽,点头道:
“这就是袁耀公子给周某的待遇。”
“哎呀,老哥怎么这样...
牢中囚犯的伙食,也不过如此了。
周瑜,你等着,本姑娘给你送些好吃的来。”
袁妙转过身,就想回到自己的院落,吩咐丫鬟准备些点心酒菜,却被裴元绍叫住了。
“二小姐,主公有命,周公子就得吃这个。
你不可以送其他东西给他吃。”
“啊...老哥的命令吗?
那就没办法了。”
袁妙无奈的向周瑜摊了摊手。
她虽然对周瑜好奇,可却更听老哥的话。
在袁妙心中,老哥袁耀最疼她了。
老哥的决定,一定有他的用意。
自己纵然帮不上老哥,也不能给老哥捣乱,坏了老哥的大事。
周瑜依旧神色如常,也不因没有酒菜而失望,继续喝稀粥啃炉饼。
周瑜喝稀粥的姿态极为优雅,就好像在饮美酒佳酿。
只有周瑜自己清楚,袁耀给自己的稀粥和炉饼,是多么难以下咽。
这两日,周瑜也算充分了解底层劳动者的疾苦了。
稀粥炉饼,是袁耀对自己的惩罚,可却是底层百姓生活的常态。
甚至很多百姓想喝稀粥、吃炉饼儿不得,最终落得冻饿而死、曝尸荒野的结局。
周瑜的打扮和气质,一看就是世家豪门出身。
一个豪门子弟,能喝稀粥喝得如此淡然,越发吸引了袁妙的兴趣。
袁妙对周瑜问道:
“周公瑾,你要是每天坐在这喝粥,也挺无聊的。
本姑娘可有能帮到你的地方?”
看到娇俏可人的袁妙,周瑜也不由心生好感。
周瑜自己可能都不清楚,他天生对古灵精怪类型的女子没有抵抗力。
周瑜想了想,说道:
“如果可以的话,姑娘给我取一张琴来吧。”
“你还会抚琴?”
“略懂...
无聊的时候,弹一弹琴聊做安慰。”
袁妙没想到,眼前的美男子还多才多艺。
她对裴元绍问道:
“裴将军,我可以送琴给他吗?”
裴元绍老实答道:
“主公只说不许给他额外的东西吃。
其他的并没有限制,二小姐请便。”
“嗯,那便好。”
袁妙转头对周瑜道:
“你等着,我弄一张琴给你。
你要是弹得不好听,本姑娘可是要将琴没收。”
袁妙说罢,转身便走。
周瑜笑着摇了摇头:
“袁耀的妹妹,倒是个有趣的小姑娘。”
妹妹袁妙与周瑜结识,袁耀并不知晓。
他现在正带着人往青楼而去,打算废掉黄猗这个败类。
含香楼,位于寿春城商业街正中,是寿春规模最大的青楼之一。
此时黄猗就跟几个狐朋狗友坐在三层的雅间内,一脸春风得意的模样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