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启程文学网 > 现代都市 > 封侯拜相

封侯拜相

李铮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小说推荐《封侯拜相》,男女主角分别是李铮秦婉儿,作者“李铮”创作的一部优秀男频作品,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,剧情简介:李铮穿越大唐,成为边陲小城的一名小商贩。就在李铮与自己救回来的女孩婉娥,准备完婚之际,婉娥的哥哥带着金银财宝找上门来。威胁李铮与婉娥断绝关系,并出言嘲讽他是最低贱的商贩,妄想攀高枝。原来婉娥是大唐功勋秦琼之女。目睹婉娥随家人离去,李铮莫可奈何。李铮不甘屈辱,为摆脱低贱身份,迎娶心爱女人,毅然从军,改变命运。不想,从军触发杀敌变强系统。从此,大唐多了位开疆拓土的一代军神。......

主角:李铮秦婉儿   更新:2024-01-24 09:57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李铮秦婉儿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封侯拜相》,由网络作家“李铮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小说推荐《封侯拜相》,男女主角分别是李铮秦婉儿,作者“李铮”创作的一部优秀男频作品,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,剧情简介:李铮穿越大唐,成为边陲小城的一名小商贩。就在李铮与自己救回来的女孩婉娥,准备完婚之际,婉娥的哥哥带着金银财宝找上门来。威胁李铮与婉娥断绝关系,并出言嘲讽他是最低贱的商贩,妄想攀高枝。原来婉娥是大唐功勋秦琼之女。目睹婉娥随家人离去,李铮莫可奈何。李铮不甘屈辱,为摆脱低贱身份,迎娶心爱女人,毅然从军,改变命运。不想,从军触发杀敌变强系统。从此,大唐多了位开疆拓土的一代军神。......

《封侯拜相》精彩片段


“你说他担任了定远将军?”

闻言。

秦健生脸色彻底变了。

他身在勋贵家庭,虽然没上过战场,但是对官场上的官职还是清楚的。

定远将军对于他这个正一品护国公来说,虽然还差着好多级别,可是在军中也算是中高级将领了。

没想到李铮那小子,不过参军才四个月,居然混到了正五品将军。

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。

李铮的升迁对他们兄弟来说确实不是什么好消息。

假如四个月前,在晋阳长治,他们接妹妹婉儿时,没有当面狠狠折辱这个李铮。

听到这个消息时,也许没有任何的波澜。

可是现在发生了这样的事后,李铮彻底的改变了身份,年纪轻轻就成了正五品定远将军。

甚至在北伐军捷报上,单独列出他的名字,进行嘉奖。

这在捷报中,绝无仅有的。

当今皇上想不注意,也都不行了。

等到战事一结束,李铮凭着军功来到长安,上门提及当初嘲讽之事。

护国公府不仅会丢脸,当今皇上看在李铮军功的份上,只怕也不会阻拦他与妹妹交往。

这事要是传出去,不仅轰动长安城。

整个长安人都要嗤笑他们兄弟狗眼看人低,坠了父亲一世英名。

“没错!”

秦海生神色紧张的点了点头,随即问道:

“大哥,这可如何是好?”

“看战报上描述,前线形势一片大好,突厥主力已经被剿灭,剩下的就是些残余势力,应该用不了多久,就能结束战事。”

“到时候这小子来到长安,把四个月前咱们在长治嘲讽打击他的事说出来,我秦家怕是要落得个门缝里看人,被天下人笑话。”

“大哥,你看我们是不是和那小子讲和算了。”

“本来咱们之间,就没什么大仇,只是当时他是商贾身份,怎么能配得上小妹,这国公之女?”

“现如今,他年纪轻轻就晋升为定远将军,在我大唐十五岁的正五品将军,也是绝无仅有,配婉儿也还凑活。”

“要不就随了他们算了!”

听秦海生这么说,大哥秦健生却连连摇头:

“想我堂堂正一品护国公,要向一个商贾出身,五品定远将军,主动求和,这要是传出去,更加的丢人。”

“想咱们的父亲是谁?大唐开国元勋,与当今皇帝有过命的交情,即使他老人家已经过世了,但咱们也不能坠了他老人家的威名。”

“那咋办?”

“这小子如今是定远将军,而且深受卫国公、李大总管器重,听说还让他掌管先锋军,战事一停,这小子必定跟着来长安,面见皇上。”

“他要是来我国公府,我们兄弟还能阻止他不成。”

自己的提议被大哥否决,秦海生皱眉说道。

李铮在军中取得巨大成就,完全出乎秦家兄弟意料之外。

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,一个参军才四个月的新兵蛋子,短短时间居然混到了正五品定远将军。

之前。

在他们想象中,像李铮这样的新兵蛋子,在战况惨烈的与突厥战场上,十有八九回不来了。

没想到,这小子不但活着,居然年纪轻轻就晋升为定远将军。

十五岁的正五品将军,在大唐帝国可谓是独一份。

而且他的名字,还在捷报中单独列出。

皇上不可能无动于衷。

回到长安怕是还得晋升。

这个消息,对于秦家兄弟来说,简直是灾难。

秦家兄弟生于勋贵之家,骨子里就刻着一种高傲,四个月前在长治,面对商贾的李铮时,表现出盛气凌人,绝对不是装出来。

现如今情况逆转。

当初那个低贱商贾李铮,凭着军功已经出任正五品官职,并且随时还能升迁。

正常情况下,当初与李铮发生冲突,现在接洽讲和,再正常不过。

又不是什么深仇大恨。

但对于秦家兄弟这样的勋贵子弟来说,让他们放下身段主动找李铮讲和,简直是一种屈辱。

“二弟!”

“北伐军中,可有从我秦家走出去的人?”

秦健生端着茶杯脸色阴沉的可怕。

“大哥,难道你想?”

闻言,秦海生神色一紧。

“咱爹虽然去世了,但护国公的威名不能坠!”

“二弟,你懂我的意思?”

秦健生语气冰冷。

“可是,大哥!”

“现如今这小子,不是什么新兵,而是堂堂正五品定远将军…”

秦海生自然明白大哥的意思,他犹豫了,秦家与这小子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,没必要做的这么绝。

何况对方已经是军中高级将领,出手也不容易。

然而。

秦健生似乎已经下定了决心。

他不想自己一个堂堂护国公,在长安城被人嘲笑。

或许。

对于大多数门阀勋贵子弟,都有这样的高傲性格吧,宁愿把事情做绝,也绝不会放下身段,屈服讲和。

“二弟。”

“你不要有什么顾虑。”

“这是在战场上,刀剑无眼,别说一个五品定远将军,就算三品、四品将军又能如何。”

“战场上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。”

“这小子死了,咱秦家也算是清净了。”

“妹子也会死心了,咱秦家与长孙家联姻也没了羁绊。”

“你去安排吧!”

秦健生眼神中透着狠辣。

就在这时。

国公府管家,快步来到两人的房间。

“国公、二爷。”

“长孙公子在客厅等着你们过去。”

管家大声禀告道。

“呃…长孙公子来了。”

秦健生立刻站起来,转身对秦海生耳语一句:

“等会见到长孙公子,不要乱说话。”

“嗯!”

秦海生点头答应。

兄弟俩一起朝客厅走去。

“长孙公子。”

进入客厅,两人对站在那里等候的长孙泰拱了拱手。

“秦兄!”

长孙泰也是客气的回礼。

“快请坐。”

“来人给长孙公子上茶。”

秦健生热情的说道,虽然他现在贵为正一品护国公,但毕竟是一个虚职,还是世袭的公爵。

不像长孙泰,父亲长孙无忌官居太尉、尚书右仆射、礼部尚书,皇帝的大舅哥,长孙皇后正是长孙泰的姑母。

长孙泰自己也在宫中担任五品千牛卫将军。

这些身份的加持,秦健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。

他现在一心想着秦家与长孙家结成联姻。

小说《封侯拜相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
“秦兄!”

“婉儿现在怎样了,她见到咱咋爱理不理的。”

“现在更是每天关在自己房间里,连面都不让我见了。”

“婉儿怎么跟过去大变样了?对咱一点都不热情了!”

“秦兄,你告诉我,婉儿是不是为了那小子才这样的?”

长孙泰看着秦家兄弟,表情抑郁说道。

听到长孙泰的询问。

秦健生和秦海生脸上都露出犹豫之色,不知道该如何回话。

少顷。

秦健生开口道:

“长孙公子,小妹婉儿是因为父亲离世,伤心过度所致,与晋阳府那小子没有关系。”

“长孙公子,你是想多了。”

闻言。

长孙泰点点头,这时管家送上一杯茶,接过喝了一口,问道:

“秦兄。”

“晋阳府那小子,现在在干嘛?”

秦健生与弟弟对了一下眼神,秦海生心领神会:

“长孙公子!”

“听说这小子参加了北伐军,北伐战场上面对凶狠的突厥人,刀剑无眼,一准回不来了。”

“公子你无需担心,等过段时间小妹情绪恢复过来,一定会随了你的意的。”

“这段时间,你要理解小妹悲伤的心情,家父过世,对她的打击太大了。”

这时,秦健生在一旁劝慰长孙泰:

“公子,这段时间,我们兄弟尽量劝劝小妹,你要有时间,也常来国公府,帮我们一起劝劝小妹。”

“时间久了,小妹自然领会公子的心意的。”

长孙泰拱了拱手:

“那就有劳两位秦兄了。”

“健生兄上次提到的想在中书省谋个职位的事,我已经跟家父说了,家父答应了。”

“这段时间,皇上关心北伐之事,等北伐结束,家父再向皇上提这件事。”

“谢长孙公子。”

……

夜色深沉。

国公府,西厢闺房。

“小妹!”

“你没休息吧?出来一下,你大哥、二哥找你有事。”

秦健生与秦海生站在闺房外,秦健生敲了敲门,小心的说道。

“大哥!”

“我有些不舒服,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。”

秦婉儿声音有些低沉。

“小妹!”

“是从北伐前线传来的消息,是关于李铮的。”

“你也不想听?”

秦海生接口道。

“铮…铮哥他怎么啦?”

闻言,

闺房里的秦婉儿声音都变了,惶急的问道。

不过,闺房们依然没有开。

秦家兄弟在门口站了一会,见里面没有开门的意思,秦健生叹了口气,与弟弟交换了一下眼神,然后说道:

“小妹,那你休息吧!”

“我这里有一份兵部传来的消息文书,我把它放在门口了,回头你看一下。”

“二弟,咱们走吧,让小妹好好休息。”

秦健生将手中的兵部文书放在门口,然后递给秦海生一个眼色,两人直接转身离开了。

两人走后,又等了一段时间。

闺房们打开。

一名侍女走了出来,拿起门口地上的兵部文书,快速进屋将门关上。

“小姐!”

侍女走进房间后,立刻将秦健生留下的兵部文书,递给坐在床榻上的秦婉儿。

秦婉儿没有丝毫的耽搁,直接将文书打开,可是看到里面的内容后,俏脸瞬间变得惨白起来。

“铮哥…你怎么这么傻,你怎么上战场了?”

“你不是答应过你娘亲,不会从军的吗?怎么就…”

“还有,你说过要来长安找我的,你…不会死的!”

秦婉儿脸色煞白,眼泪瞬间夺眶而出,绝望的捶打着绣花床。

“小姐!”

“你怎么了?”

“你千万不要这样…要不然动了胎气,可不得了。”

一旁的侍女,见此连忙安慰起秦婉儿来。

随即眼光看向秦婉儿扔在一旁的兵部文书,上面清楚的记录着有关李铮的信息:

李铮,十五岁,居住晋阳府长治县,原户籍商贾,从军转籍,为军籍,于一个月前北伐军攻打突厥王庭时,不幸被利箭射中,壮烈殉国。

看到这条消息,秦婉儿顿时心如死灰。

她心中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。

秦婉儿只感觉一阵眩晕,直接倒在床榻上,昏了过去。

……

翌日。

皇宫,御书房。

御案上几大摞奏折,堆的像小山一样。

御书房内数十支粗大蜡烛,将屋内照的亮堂堂。

贞观皇帝李世民,坐在龙椅上,认真的批改着奏折。

就在这时,贴身宦官进来禀告,禁卫军统领王方翼殿外求见。

“宣!”

李世民没有停笔,头都没抬的吩咐道。

“宣王方翼觐见。”

宦官站在门口喊道。

很快,盔甲鲜明的王方翼,蹭蹭蹭快步走进御书房。

“启禀陛下,这是定远将军李铮的册录。”

王方翼在御案前跪下,将一份册录放在御案上。

“嗯!”

李世民点了点头,放下手中的奏折,然后拿起这份册录。

当看完后。

李世民一脸惊讶:

“这个李铮只有十五岁?”

要知道,按照唐律只有达到十六岁,才可以从军,当然特殊情况除外。

“回陛下,李铮的生平册录是从兵部直接调阅的,记载清晰,应该不会错的。”

“从册录记载的生平来看,这个李铮的确是个人才,小小年纪就为我大唐立下奇功,他也是凭着战功,官至定远将军,难怪卫国公会在捷报上,着重提到这个李铮了。”

王方翼恭敬的说道。

李世民没有说话,他拿起李铮的册录又仔细看了一遍。

发现,李铮入伍前居住在晋阳府。

李世民顿时有些感慨,十五年前自己也带着大军在晋阳府,与刘武周鏖战。

“时间过的真快,朕和翠萍分开,也已经十五年了。”

李世民有些恍惚的喃喃自语。

回过神来。

“好好关注这个李铮,他年纪轻轻就为我大唐立下大功,可为我大唐军人之表率!”

李世民对王方翼吩咐道。

李世民之所以让王方翼在兵部调阅李铮的生平册录,完全是因为李靖在捷报中着重提到这个李铮。

在大唐捷报中如此突出一名普通军官,实属罕见。

这也引起了李世民的好奇之心。

“臣,领旨!”

王方翼单腿跪地,恭敬的回道。

“好了!”

“无事你就退下吧!”

李世民朝王方翼摆了摆手,示意他退下,准备继续批改奏折。

小说《封侯拜相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
刚才在城外,苏将军见识过李铮的实力,这军营里的石锁,虽然比外面的大一圈。

但应该难不倒这小子,这才出口说道。

然而,李铮却抱拳回禀:

“将军,就让在下试一把,我想试试自己能否单手举起。”

单手举起?

在场的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,这百十多斤的石锁,正常人双手举起来都很费劲。

这小子居然要单手试举,没开玩笑吧!

眼看李铮执意要这么做,苏将军便没有再阻拦,他知道在城门外募兵处,李铮轻松将石锁举起。

他也想知道,这小子究竟还有多少实力。

苏将军点点头,“开始吧!”

李铮走上前左手握住石锁把手,毫不费力的提了起来,随即举过头顶。

他举着石锁走了几步,觉得太轻松了。

又来到一个石锁面前,右手再次抓住一个石锁,同样举过头顶。

随即将两个石锁当作兵器,舞动起来。

轻松写意,一点不带喘气的。

这一刻,包括台上的苏将军,都看傻眼了。

“这家伙看起来,也没那么壮,怎么这么大力气啊?”

“我是不是眼花了,这还是人吗?”

“这…这怕是天神下凡吧!”

所有新兵围着李铮,差点眼珠子都瞪出来,窃窃私语道。

“我双手举两个石锁,还没有用全力,这要是,自己调动内力,我应该还能举起两个石锁。”

“这才是一级啊!以后杀敌升级,那该是啥样!”

李铮舞动石锁,心中暗爽。

舞动了一会,没有想像上次一样,而是轻轻将两个石锁放下,面不改色,心不跳,冲目光呆滞的亲卫抱拳问道:

“时间到了吗?”

“到…到了!”

“你…通过测试。”

亲卫这才回过神来,支支吾吾说道。

“等一下!”

就在李铮转身离开之际,将台上的苏将军开口了。

李铮回转身,看了眼苏将军,拱手抱拳:

“将军还有何吩咐?”

“刚刚我发现你,舞动两个石锁,面不改色,心不跳,应该没有用全力,你这等力气怕是在军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,你想不想去一个地方?”

“敢问将军想让属下去哪里?”

李铮仰头看着苏将军,不卑不亢问道。

“唐军中力气最大者是弓弩手,凭你的力气,应该去弓弩军。”

“弓弩军?”

李铮稍稍沉思片刻。

弓弩军相对于其他兵种,特别是普通步卒而言,安全系数高多了。

自己现在虽然力大无比,但是战场上刀剑无眼,还有哪些滚木雷石,各种暗箭防不胜防。

这弓弩军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
想到这,李铮高声道:

“我愿加入弓弩军。”

然而。

苏将军却摇了摇头,

“你小子一身的力气,将来是个弓弩好手。”

“不过,本将军可以给你一个更好的选择,你想不想当本将军的亲卫?”

“这位苏将军一看就是军中大将,一个从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,居然被将军亲自点名当他的亲卫,这是何等的殊荣?”

“这小子走大运了,跟着苏将军不用几年就会有好的晋升。”

“唉!咱要是有这小子这把子力气,能够成为苏将军的亲卫,那就是祖坟冒烟了!”

“谁说不是呢!”

一众新兵全都羡慕的看着李铮。

可是。

李铮下面的话,又惊掉了这些人的下巴。

“能得到将军垂青,是属下的幸运,不过属下不能接受!”

“属下还是想要加入到弓弩军,成为战场上杀敌建功的弓弩手。”

“属下请将军批准!”

李铮隔空抱拳,朝将台上的苏将军拜了拜,认真道。

“你小子…”

闻言,苏将军也是愣了一下,要知道想成为他的亲卫的军卒,不知几许,何况还是一个新兵,更加没有拒绝的理由了。

不过,苏将军并没有就此恼怒,反而更加欣赏:

“好小子,人家当兵对上战场都避之不及,你竟然主动要求上战场。”

“若是我大唐军卒都像你这样积极,那些域外的蛮夷,哪里还敢侵扰我边境半分。”

“不过本将倒是想听听你的理由。”

苏将军看着气定神闲的李铮,好奇的问道。

“理由就是…”

李铮仰头看着苏将军,言语坚定:

“我想杀敌报国,建功立业!成为像将军一样的人物!”

听了李铮的话,苏将军热血沸腾,拔出腰间宝剑,隔空指道:

“说的好,作为一名大唐军卒,就应该这样,杀敌报国,建功立业!”

“你们新兵都听好了,今后上了战场都要抱着此等信念,舍生忘死,多杀敌酋…”

苏将军借着李铮的话,现场做出战前动员。

随后,苏将军朝身边的亲卫吩咐道:

“将这小子,安排进入弓弩军!”

“是!”

一旁的亲卫立刻回道。

苏将军朝李铮赞赏的点点头,问道:

“好小子,你叫什么名字?”

“李铮。”

“好,本将军记住你的名字了。”

“在李大总管的北伐军,向来讲究有功必赏,如果你真的能在战场上取得军功,一定会让你得偿所愿,加官进爵。”

“本将军看好你!”

说完,苏将军又对募兵军官布置了一些任务,然后转身离开。

这时,苏将军的一名亲卫,走到李铮面前,满脸遗憾道:

“你小子,怎么这么傻?你错过了最好的机会!你知道苏将军是谁吗?他可是北伐李大总管最信任的先锋官,苏定方苏将军!”

“让我怎么说你!”

“多少人求之而不得!”

这时,通过测试的新兵,也纷纷议论起来:

“这小子,仗着有一把子劲,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,居然连苏将军的邀请都敢拒绝!”

“这人啊,要是飘了,还有什么不敢的?嘚瑟呗!”

“唉!我要是有这样的机会,晚上睡觉都要笑醒!”

“据说这小子才十五岁,还是半大孩子,哪里懂得这些,他还以为上战场是过家家呢!”

“果然还是太年轻了,不然谁会做这等傻事?”

“…”

新兵在为李铮惋惜的同时,也都想不通,他为什么会拒绝。

“苏将军居然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左骁卫大将军,苏定方!”

李铮闻言,也当场懵了。

小说《封侯拜相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
苏定方,名烈,字定方。

唐初赫赫有名的大将,征西突厥,平葱岭,夷百济,伐高丽。

史书记载:‘前后灭三国,皆生擒其主’献俘昭陵,后得以图形凌烟阁,死后配享武庙。

史家赞其‘神略合张,雄谋勘定,辅平屯难,始终成业’。

真正的一代名将。

自己居然拒绝了这样一位名将的邀约,也真是绝了。

李铮也为自己的决定摇了摇头,不过他并不后悔,虽然跟在苏定方后面能学到很多军事知识。

但现在对于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早点建立军功。

而大唐军中有明确规定,只有杀敌多少,决定军功的大小。

自己跟在苏定方后面,杀敌的机会就会少多了。

仅凭这点,自己选择弓弩手,没有错!

“好了,继续测试,测试结束后,所有通过测试的新兵,会与我们一同奔赴大同军营。”

“新兵将接受三个月训练,然后分别加入各个军种。”

募军军官对新兵们大声命令道。

……

长安,阴云密布。

皇城,大明宫。

规模宏大的宫殿内,高高在上的龙椅上坐着一个,年约三十多岁的,相貌儒雅的帝王。

只不过那双眼睛,锐利逼人,浑身散发着一股高贵气质。

他,历史上最能打的皇帝,后世称之为唐宗的李世民。

大唐在他的治下,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强的盛世:贞观之治。

“陛下,北伐诸多事宜,已经准备就绪。”

“大唐精锐玄甲军,已经集结完毕只等着陛下,一声令下,即刻开拔晋阳。”

“晋阳府也招募了四万多新兵,正在抓紧训练,等到玄甲军一到,即刻与之汇合。”

“此次北伐突厥,臣必当亲手摧毁突厥王庭,拿下颉利可汗,押解长安,为陛下献礼!”

宫殿内,走出一名温文儒雅的老将军。

他就是大唐军神之称的李靖,官居卫国公,兵部尚书、尚书右仆射。

听闻此言,端坐龙椅上的李世民微微点头:

“此次倾其我大唐精锐,北伐突厥,有卫国公坐镇指挥,朕深感欣慰。”

“希望如国公所言,能一举剿灭突厥,免得蛮夷屡屡侵扰我北境,大唐边关不得安宁!”

说到这,他看了眼站在文臣中的中书令房玄龄,宣道:

“房爱卿!”

“臣在!”

房玄龄出班躬身回道。

“此次北伐突厥事关重大,你中书省一定做好全力配合,加紧筹集粮草,以及过冬物资,务必保证大军出征无后顾之忧。”

“启禀陛下,臣已经着手让中书省下各部门提前从中原地带,两淮地区征调粮草,通过运河加紧运送,第一批伍万石粮食已经于昨日运抵长安,后续粮草也将在不日送达。”

听完房玄龄的回答,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:

“房爱卿,深得朕意,此次出征后勤供应关系重大,朕委任你为北伐副总管,负责粮草供应以及后勤保障!”

“爱卿务必与魏国公通力配合,保证此次北伐成功。”

“是,陛下!

“臣一定不辜负陛下重托。”

房玄龄高声回道。

随着房玄龄退回班列,太尉、尚书左仆射、礼部尚书长孙无忌站了出来,躬身奏道:

“陛下,臣有本要奏!”

长孙无忌,李世民的大舅子,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位列第一位,现位居文臣之首,是唐太宗李世民最信任的大臣。

听到长孙无忌奏报,龙椅上的李世民微微颔首:

“爱卿请说。”

“启禀陛下,倭国、暹罗、楼兰、龟兹等国遣唐使,已在礼宾院安排就绪,他们上表请求陛下接见。”

“臣请陛下定夺。”

“哦!”

“一共有多少遣唐使?”

李世民问道。

“启禀陛下,共有十六国二十一遣唐使,其中还有三位是该国王子。”

“这么多?”

李世民摸了摸颌下短须,点了点头:

“那就明日早朝宣他们上殿,朕见见他们!”

“是,陛下!”

“诸位爱卿,还有什么要说的,没事退…”

李世民刚准备宣布退朝。

就在这时。

一名穿着鲜明盔甲的左武卫将军快步走进大殿内。

“启禀皇上!”

“护国公府差人来报。”

“护国公,快要不行了!”

闻言。

李世民蹭的从龙椅上站了起来,本来意气风发的脸上瞬间变色:

“什么?”

“不是说护国公病情有所好转吗?怎么会这样。”

“来人,传太医!”

“房爱卿,你随朕一起去护国公府!”

“快…”

李世民快步走下阶梯,对站在两边羽林军喝道。

……

长安城,一条宽阔的大街上。

护国公府显赫的大门敞开着。

可是。

国公府内一片哀愁。

在府内一间敞亮的卧房内。

秦府一众家人都围在床榻前,脸上布满了悲伤,一些女眷更是热泪盈眶。

“爹!”

“你一定会没事的,征战沙场几十年,大小仗无数次,都没事,这次你也会挺过来的。”

“爹你就睁开眼吧,你最疼爱的婉儿也已经回来了,就在你的身边,您快睁开眼看看她吧!”

“爹,皇上已经得到消息,就要赶过来。”

“爹…”

床榻前,秦家儿女、妻妾,看着面色苍白枯槁的秦琼,悲伤的喊叫着。

可是。

秦琼此刻无比的虚弱,呼吸时断时续的。

一旁给他把脉的御医,也是无助的摇摇头。

这位征战一辈子的将军,就要走到人生的尽头。

“参见陛下!”

这时。

卧室外传来一阵阵高呼。

卧室内的秦家人闻声,全都跪地高呼:

“恭迎陛下!”

李世民一撩龙袍,快步走进卧室,神情也是紧张异常。

“叔宝,叔宝…”

李世民几个箭步走到床边,完全不顾皇帝的身份,高声喊道。

对于秦琼,李世民极为看中。

当年在河北、山西剿灭刘武周、窦建德、薛举这些独霸一方的诸侯,秦琼是他的得力助手,更是他手下第一猛将,在山西征讨刘武周时,还救过他一命。

李世民在心里一直记着,他的这份情。

只是,江山打下来后,秦琼的身子,也被多年的积伤给压垮了。

自从李世民登上大宝,秦琼就一直在家养病。

身子日渐孱弱。

可是,李世民在心底一直视秦琼为兄弟。

现在,眼看秦琼就要离自己而去,叫他怎么能不悲伤?!

小说《封侯拜相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
李铮看了眼面前的将士们:

“弟兄们,你们脚下这片荒漠,我们中原人已经有一千年都没有踏过了。”

“之前,踏过这片荒漠的还是汉武帝的大将卫青,穿越千里荒漠,追杀匈奴主力。”

“当时他可是带了二十万军马,还有数万后勤补给,”

“现如今,我大唐三千精锐,将追随先辈们的足迹,杀入这片异域,追杀突厥可汗,扬我炎黄之威。”

“弟兄们!”

“大唐将士们!”

“你们可有胆量追随本将军,再次杀进荒漠,追随前辈长平侯卫青踏匈奴之风采,开创我大唐之威风。”

李铮拔出玄铁宝剑,挥舞道。

“誓死追随李将军。”

“将军威武!”

“唐军威武!”

“杀尽突厥!”

“活捉欲谷昌都!”

所有大唐将士们,拔出宝剑,用力挥舞,战意喷薄而出。

“弟兄们,随我杀!”

李铮大喝一声,用力拍打乌骓马,依旧一马当先,冲出突厥壁垒,向着荒漠深处进发。

两千多大唐精骑追随着李铮的身影,冲出壁垒,踏马冲入荒漠之中。

上千年了。

中原炎黄子孙,在卫青之后再也没有踏入过这片不毛之地。

匈奴、鲜卑、突厥轮流占据着广袤的北境草原,屡屡南下袭扰中原王朝,奴役中原子民。

今日。

他李铮带着大唐精锐杀入这片荒漠,发誓要将突厥可汗,生擒活捉,彻底灭了突厥。

这一刻。

似乎一个全新的时代,再次开启。

犯我大唐者,虽远必诛!

……

战马疾驰。

狼烟滚滚。

很快。

在广袤无垠的荒漠中,在前方,李铮一眼就看到之前在遭遇战中溃散的突厥兵。

他们一个个身心疲惫的四散奔逃。

没有了主将,他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。

这些溃兵在李铮的眼里简直就是一群猎物。

痛打落水狗,就是这道理。

“弟兄们!”

“发现突厥残余。”

“这一次,本将军不要降卒。

“这些突厥残余,遇到一个杀一个,不留活口!”

李铮收起宝剑,拿出弓弩,张弓搭箭,大声喝道:

“谨遵将军之命!”

跟随他身后的大唐将士,齐声应答。

纷纷拿起弓弩,张弓搭箭。

面前的突厥残余,简直就是他们的猎物。

大唐将士们仿佛奔驰在猎场之上。

前方逃窜的突厥兵,听到后面轰隆隆的马蹄声,一个个惊恐的往后看去。

“唐军追来了。”

“快逃啊!”

“就是那个杀人不眨眼的唐军将领带领的轻骑兵,快逃…”

四散奔逃的突厥兵,看清是李铮带领的精锐,一个个大惊失色,加快了逃窜的步伐。

那些骑着战马的突厥兵,早就不知道逃到哪里了。

而,那些步卒靠着两只脚,又如何能逃得过大唐精骑的追击。

他们就像是猎场里的猎物,惊恐的四散奔逃。

“杀!”

李铮纵马上前,大喝一声。

手中弓铉一颤,六支利箭破空而出。

转瞬间。

六名奔逃的突厥溃兵殒命,30点经验值轻易到手。

在没有任何遮挡的荒漠上,突厥步卒就是待宰的羔羊,大唐骑兵就是凶狠的豺狼,弓箭就是豺狼的尖牙利齿。

“杀光突厥!”

“杀…”

一时间,杀声震天。

大唐精骑纵横驰骋,弯弓搭箭瞄准射杀着溃散的突厥兵。

这里顿时成了屠宰场。

……

突厥壁垒。

灵州都督卫孝节,带领一万兵马来到壁垒前。

看着壁垒上巡视的铠甲鲜明的士卒,自然一眼就看出是大唐的先锋军。

“这李铮仅仅带着三千轻骑兵,又在荒漠中攻占了突厥壁垒?”

“这家伙到底有多能打?”

卫孝节看到眼前一幕,也是感到了异常的震惊。

作为多年驻守北方边境的,唐军名将,与突厥交锋过无数次,可以说互有胜负。

他对于突厥兵的战斗力还是很认可的。

在一对一单兵作战时,突厥兵的实力还在唐军之上。

这些年,唐军研究出陌刀战术,才改变了被动局面。

战事的天平,也开始像唐军倾斜。

但是突厥骑兵实力还是稍胜唐军。

就这样的状况,唐军先锋军在李铮的带领下,像打了鸡血一样,战斗力和士气飙升。

突厥王庭一战后。

李铮带领着他的一万先锋军,追着突厥可汗欲谷昌都,辗转上千里,杀的五六万突厥兵,溃不成军。

见到大唐先锋军,望风而逃。

这等战绩,就是大唐第一名将大总管李靖,也未曾做到过。

作为大唐名将,卫孝节也不得不深感佩服。

感叹大唐出了这么一个少年英雄,实在是大唐的幸事。

李靖之后,大唐终于有人了。

这时。

看到旌旗招展,大批的唐军来到壁垒前。

被李铮留下的一名骑兵统领,立刻带人迎了出来。

这位统领手臂上缠着止血纱布,显然在刚才的战斗中受了伤,才被李铮留下来负责照顾伤兵,和看守俘虏的。

“末将陈啸,参见卫都督。”

显然,这位统领认识灵州都督卫孝节,带着手下来到卫孝节面前,躬身行礼道。

“李铮呢?”

卫孝节没有下马,直接问道。

“启禀卫都督,我们将军已于两日前,就已经带着剩余的兄弟们,深入荒漠追逐突厥残余去了。”

刘杰带着几分自豪说道,不过眼中又有着几分失落。

若不是自己手臂中箭,他也能追随李将军杀入漠北腹地追杀突厥可汗欲谷昌都。

不至于窝在这个壁垒,看守俘虏了。

肯定也能杀敌,再立新功。

“两日前就深入荒漠深处追敌去了?”

卫孝节瞪大了眼睛,一脸不可置信:

“你们先锋军,不才进入漠北之地两天吗?”

“这座突厥壁垒,你们什么时候攻破的?”

“回卫都督,这座壁垒就在两天前攻破的,李将军带着我们三千骑兵,用了不到两个时辰就攻破了这个壁垒。”

“李将军还射杀了突厥主将思结埃斤,斩杀突厥兵三千一百二十人,生擒活捉三千余人。”

“我先锋军阵亡一百余人,伤三百余人,现在突厥俘虏就关押在此。”

“末将手臂中箭,受伤,不然也将随着李将军,深入荒漠,追击突厥可汗去了。”

刘杰有些自豪,又有些失落的说道。

小说《封侯拜相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
“你说李铮率领三千轻骑,攻破突厥壁垒,自身伤亡仅仅三四百,还斩杀擒获突厥六千余人?”

“这个李铮…难道是天生的战神?”

“小子,你没有谎报战果吧?”

“要知道,就算本都督率领一万精兵,要攻破壁垒,斩杀擒获六千突厥,怕也是难上加难。”

卫孝节跟突厥打交道多年,深知突厥兵的战斗力,在震惊之余,有些难以置信。

“都督,末将所说都是事实,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隐瞒。”

“还有,请都督,给咱们这些留守兵卒,调拨些粮食。”

“进入荒漠的时候,李将军就让咱们每名将士都只带半月的干粮和水,现在咱们要看守三千多俘虏,虽然这突厥壁垒黎,还存余了一些粮食,可是供应咱们还有三千多俘虏,远远不够。”

“现在的存粮,只能管咱们和俘虏两三天的口粮,我正在为此事发愁呢!”

刘杰指着壁垒一角的突厥俘虏说道。

“快去分配些粮食。”

“这些俘虏既然投降了,今后就是我大唐的臣民,我们不能眼看着他们饿死,要一视同仁对待。”

卫孝节对身边的副将说道。

“是!”

副将立刻答应,骑马向后军驰去。

“李铮率领先锋军攻破突厥壁垒后,没有在此修整,就直接率军深入荒漠追击去了?”

卫孝节忍不住问面前先锋军统领刘杰。

“攻占突厥壁垒,击溃突厥,李将军只让将士们休息两个时辰,吃些干粮、补充水分,便带着将士们继续追击了下去。”

刘杰躬身回道。

“经过如此激战,李铮竟然只让将士们修整两个时辰,就马不停蹄的追击,不怕将士们受累吗?”

得到大总管李靖的命令统兵一万驰援李铮后,卫孝节路上不敢丝毫耽误,一路兼程,以最快的速度追赶,生怕李铮会落入突厥的包围,落得个全军覆灭的下场。

没想到,就这样的速度,还是晚了两天。

这李铮率领的骑兵,得有多快的速度啊!

这期间还攻破了突厥壁垒,斩杀俘获六千余突厥。

卫孝节骑在马上望着茫茫荒漠,一阵感叹。

“都督您多虑了,我先锋军将士们在李将军的带领每仗都是如此,将士们气势如虹,一个个都想着为国建功立业,若不是末将手臂受伤,也恨不得追随将军追杀突厥可汗,再立战功。”

刘杰一脸懊恼的说道。

听到这话。

卫孝节又是一阵感慨。

经过他重整后的先锋军,虽然号称一万人,但是之前伤亡的老兵尽半,补充的新兵没经过战斗,实力比苏定方时期,战斗力下降了不少才对。

没想到在李铮担任先锋将军后,先锋军在他手里,实力不降反升,实力爆表,战斗力将其他军团远远甩在后面。

先锋军的每一个将士都好像着了魔似的,悍不畏死,就连那些新兵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都没有丝毫恐惧,一心只想着杀敌报国,建功立业。

“真的看不透,这个李铮是怎样训练出这样的虎狼之师的。”

卫孝节看着荒漠远处,暗自感叹一声。

此刻。

他的心情异常复杂,原本带着一万兵马来救援李铮的,然后他要批评李铮,太过莽撞行事,不听号令,独自行事,违反战场纪律。

可现在呢!

李铮带兵直接杀入漠北荒漠,还杀敌俘获六千突厥,现在又率兵继续追了下去。

照李铮率军的速度,想要追上李铮,怕是要等到李铮班师了。

现在,李靖总管让他教训李铮的说辞都用不上了。

“将军,现在我们怎么办?还继续去增援吗?”

“照李将军追击的速度,我们怕是一时半会也追不上啊!”

“末将觉得,李将军似乎根本就无需我们去增援!”

卫孝节身后一位将领感慨说道。

“说不定,李铮带领三千不到精骑,真的能取得战果,万一能生擒或者斩杀突厥可汗,那可就是为大唐立下不世之功,整个大唐朝廷上下都要地震啊!”

卫孝节闻言暗自想道。

“将此间战果加急汇报给李大总管。”

“安排一部分人,将先锋营受伤的将士,还有突厥俘虏送回后方基地。”

“大军修整一个时辰,继续向大漠深处接应先锋军。”

卫孝节对身边的将领吩咐道。

“是!”

众将领齐声应答。

“李铮!”

“本都督倒要看看你还能取得什么样的战果来。”

“如果你真的能够擒杀欲谷昌都,再建不世之功,那我卫孝节就真的服了你!”

卫孝节看着远方暗自想道。

……

突厥王庭。

卫国公李靖正在帅帐内处理军务。

北伐战事打到现在,颉利可汗被擒获,突厥主力被消灭殆尽,新可汗欲谷昌都,带着家眷,王公大臣,还有一些残余逃进漠北荒漠。

北境突厥几乎被荡平,现在只等着李铮带领三千精骑能否将突厥可汗欲谷昌都擒杀。

便可以班师回朝。

此次北伐可谓是大获全胜,出人意料的顺利。

更让他惊喜的是,发现了唐军中还有李铮这样的天纵奇才。

大唐未来有希望了。

李靖拿着军务文书,却一个字看不进去,心里都在想着李铮这小子,都怎么样了。

“报!”

“卫都督送来急报。”

一名铠甲鲜明的亲卫快步奔进帅营,单膝跪地禀告道。

“呈上来。”

李靖放下军务文书,表情微变,厉声道。

“看来这个李铮还是出事了。”

“只带三千轻骑就敢深入漠北荒漠,追赶欲谷昌都,胆子太大了!”

“可惜了咱大唐刚出现一位绝世良将。”

“难道与汉武帝时的冠军侯霍去病,这般短命?”

李靖心中一阵悲痛。

卫孝节急报传回,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,在李靖看来,唯一可能就是李铮率领的三千先锋军出事了。

不然,以卫孝节沉稳的性格,不会这么急着传回急报。

亲卫站起来,来到案前,将卫孝节的急报呈给李靖。

李靖少见的手有些颤抖起来,打开急报看了下去。

下一刻。

卫国公李靖的表情立刻变得要多精彩就有多精彩。

小说《封侯拜相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